创建文明城市是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,要从居民最关心、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,着力解决实际问题,使文明创建成为关注民情、倾听民意、改善民生、促进民享的过程。张公山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市、区两级会议部署要求,扎实做好文明创建各项工作。
落实五位一体责任制
张公山街道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探索“五位一体”工作思路,充分调动街道部门、社区网格、包保片长、城管中队、物业公司五方力量,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精细化管理。对照职能分工抓好工作落实,联动呼应,全覆盖无死角,齐抓共管推动创建工作再提升。
发挥“网格化”管理优势
充分发挥“网格化”治理机制优势,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,动员网格员、“红心365”志愿者、物业工作人员全力投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丰富网格化社会治理内涵,构建“网格+文明创建”工作格局。细化网格责任,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,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,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状态开展好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,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。
加大小区整治提升行动
采取建管并重原则,加大对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,做好小区绿化修剪、立面粉刷、施划热熔线等基础设施提升工作。增设公益广告120处,清理楼道内乱堆放物品近200车;恢复毁绿种菜面积300平方米;修补墙面破损近2000平方;新建电动车充电桩80个。开展文明养犬宣传20次,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,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。 推进“红心365”管家服务
自街道“红心365”工作平台成立以来,以各社区党总支为核心,坚持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,积极构建大党建引领文明创建的作用。通过“红心365”管家服务,带动党支部“一组一会”的作用,动员更多的党员志愿者及居民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当中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居民议事会的协商议事作用,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。同时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宣传力度,积极走访居民群众,提升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度与满意度。